阙(jué)地及泉掘地掘到泉水阙通“掘”挖融融形容快乐、和睦
阙(jué)地及泉:掘地掘到泉水。阙,通“掘”,挖。
融融:形容快乐、和睦的样子。
泄泄(yì):形容快乐自得的样子。
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又后悔了。颍考叔是镇守边境颍谷的官员,听到这事,便向庄公献礼。庄公宴请他。吃饭时,颍考叔把肉留下放在一边,庄公问他,他说:“我有老母亲,我的食物她都尝遍了,却没尝过您的肉羹,我想请她尝尝。”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敬奉,唉!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始末告诉了他,并且说明了自己的悔意。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愁的!假若挖地一直见到泉水,就在所挖的隧道里相见,谁能说不对?”庄公按他的办法做了。庄公进入隧道,唱:“身在隧道中,乐如乳水融。”姜氏从隧道出,唱:“身在隧道外,精神真爽快。”于是母子关系恢复,和原来一样。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左传》常以“君子曰”发表评议。
施(yì)及庄公:扩展到庄公。施,延伸,扩展。
孝子不匮(kuì),永锡尔类: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匮,穷尽。锡,赐予,惠及。
君子说:“颍考叔的孝是纯正的。孝敬自己的母亲,又影响到庄公。《诗经》说:‘孝心不尽不竭,永远跟你同列。’说的就是颍考叔吧!”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周、郑交质违背了君臣大礼,而郑之取麦取禾,更是对周王权威的挑衅。君子对双方都有责难,但更侧重于批评周王室,认为这种局面是因其不能以信服人、以礼驭下造成的,这也是《左传》崇霸贬王思想的反映。全文先讲事实,再进行评论,是《左传》典型写法。君子的议论以“礼”、“信”为中心,引经据典,辞理畅达,对后世史论大有影响。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平王卿士:周平王的执政大臣。
王贰于虢(ɡuó):这里指周平王不想让郑庄公独大,于是分权给虢公,以保持周王室的权力平衡。贰,两属。虢,指西虢公,姬姓。西虢都城在今河南三门峡。
- 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图]
- 善知识《法华文句》中载“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图]
- 司马季主论卜[图]
- 太一指天“通于天道”《文子·自然篇》作“通合于天”玄默清静无[图]
- 《长恨歌》主意则诗题明标但歌“长恨”全诗一百二十句约分前后二[图]
- ⑩玉册帝王祭祀告天的册书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在玉简上刻字填金《[图]
- 理甚玄妙指说出的话幽深微妙玄妙《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图]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图]
- 诗人所写的诗若与自己的经验有吻合之处就会觉得格外亲切抗日战争[图]
- 这里上句说的“聪明”是小聪明自以为得势便洋洋自得屈居人下时为[图]